外贸亮眼仍要警惕供应链物流风险

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比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在国际贸易方面,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283264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出口155477亿元,增长22.7%;进口127787亿元,增长22.6%;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769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3%,高于整体出口增速0.3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8%。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1.8%,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28.5%,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8.2%。一方面体现了高附加值的技术类产品出口比重大,出口结构优化;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进出口领域增长的动力增强。

疫情有效控制 利于外贸走高

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外需扩大对中国出口的拉动将持续显现。

“国外疫情仍然在持续蔓延,很多国家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地区受疫情影响无法复工,这造成了部分订单回流中国。” 天津建和环宇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辉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称,前三季度的出口贸易上涨很大程度上源于今年上半年由于中国有效控制疫情,全球货源稳定,供应链能够稳定维持下去,贸易订单火爆。最近一段时间,国内部分地区面临电力紧张、国际物流不畅等问题,这些多少也影响了近期一些贸易量的增长。

从外贸的发展质量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的高水平开放平台作用逐渐发挥。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我国综合保税区进出口4.08万亿元,增长26.3%,高出整体增速3.6个百分点;自贸试验区进出口4.67万亿元,增长27.6%;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355.4亿元,增长120.8%。与此同时,我国促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持续创新发展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20.1%,市场采购出口增长37.7%。

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民营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作用也逐渐发挥出来。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民营企业在稳经济、稳就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税收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外贸领域,民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能够敏锐捕捉市场机会,迅速响应国际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经营策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成效,今后在外贸领域发挥的作用将更大。

价涨推高货值 未来仍存下行压力

虽然前三季度从整体上,经济数据亮眼,但仔细分析,一些指标的增速也出现了放缓的态势。对此,有学者认为,世界经济恢复势头趋缓以及内部需求的低迷,共同拖累了第三季度经济增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更有力、更积极的政策措施予以应对。

针对GDP增速回落,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受上年同期基数抬升影响,以及疫情、汛情的冲击,前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速比上半年有所回落,但环比延续扩张势头,两年平均增速仍保持较快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我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速的贡献率为19.5%,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7%。外贸进出口规模呈现逐季提升态势。“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持续显现,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回旋空间广阔的特点明显。”该负责人说。

那么,外贸总额呈现增长态势是否就意味可持乐观态度呢?刘国辉表示,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大幅走高一方面源于订单激增,但另一方面也与采购价格上涨推高整体货值分不开。因为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扬,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出口价格指数同比增速持续抬升。

“主要原材料价格在第四季度大概率还会有较快增速,或继续对出口总额增速带来推升作用。”刘国辉说。

分析第四季度的情况,白明认为,中国外贸下行压力依然是存在的。“最近连续四个月PMI指数低于50%。尽管出口新订单指数有一个滞后期,但也可能会在第四季度显现出来。与此同时,第四季度还或将面临物流紧张、电力紧张的问题。”

记者注意到,货值上涨也并不意味着出货量的大涨,因为这其中有原材料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因素。刘国辉对此回应,目前海运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国外疫情蔓延,造成全球供需缺口依然较大,但供应链运输渠道的不畅使全球海运运力持续紧张,出现港口货物挤压,货船无法及时返航,无疑也增加了国际贸易的成本,最终导致了货值增加,但出口利润并不高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