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正在经历输入型通胀之考

wmzzjlsrxtzzk

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PPI(生产者物价指数)环比和同比涨幅均在扩大。具体看,PPI环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同比上涨10.7%,涨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9月份,受煤炭和部分高耗能行业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涨幅继续扩大。据测算,在9月份10.7%的PPI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影响约为8.9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受猪肉价格继续下降主要影响,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PPI剪刀差继续走扩,也创下了新的记录。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在线上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表示,中国通胀总体温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记者的观察,这轮输入型通胀与2008年的类似情形相比,又叠加了全球疫情的特殊因素,着实给外贸企业,尤其是依赖于来料加工的制造型企业不小压力。倘若不能通过出口等方式向外传导,中国制造业难免会产生“赔本赚吆喝”的尬局。

通胀集中在生产端

企业利润被挤压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PPI上升既有需求拉升产出存在缺口,也有供给侧冲击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是大宗商品价格以美元计价的货币因素更是PPI上涨背后的推手。某些国家无限量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天量货币不断推升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价格,例如今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暴涨,铜价几近翻倍,钢价攀升等。

梳理今年以来PPI加速上行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受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如限产及能耗双控等政策影响,部分高耗能行业能源价格一路上涨;二是受全球主要国家量化宽松政策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全球通胀一路走高,以原油、有色金属等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

全球疫情蔓延和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也给此轮通胀增添了更多的特殊因素。一方面,中国国内经济早已恢复正常运转,投资和消费需求远远好于大部分还在疫情中挣扎的主要经济体。另一方面,世界其他地区的制造业产能因为疫情冲击停摆,大量订单回流至中国,这使得中国制造类企业需要进口更多的原材料,也无疑推升了这轮通胀的力度。

“我们在营收持平的情况下,利润却下降了50%。”浙江一家企业海外业务负责人感叹道,尤其在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的家用电器、工具、汽车配件和竞争较为激烈的制造类行业中,企业利润率下降情况较为明显。

与此同时,与国际贸易息息相关的航运业也不给力。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继续传播和蔓延,部分国家、港口正在不断更新和实施相关限制性措施,造成国际航运业务缩水、货物积压、港口停靠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此轮通胀目前来看并没有深刻影响到终端消费领域。从国统局公布的9月份CPI数据来看,CPI环比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其中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2%,影响 CPI上涨约0.16个百分点。从同比来看,9月CPI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非食品价格上涨2.0%,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65个百分点。易纲在2021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讲话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8%,CPI温和上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政策要掌握“时度效”

企业应抱团取暖

从当前形势看,PPI 强于市场预期,短期仍将高位徘徊。刘英表示,在世界各国经济复苏而产出缺口大量存在情况下,PPI和CPI会不同程度高企。大宗商品价格水平上升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会挑战各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尽管我国经济处于正常区间,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更好地掌握“时度效”。

记者注意到,虽然目前消费端受PPI高涨的影响并不明显,但不排除PPI高位徘徊后继续向消费端转移。毕竟,工业产品的价高,使对应的下游产品成本走高,进而通过层层提价传至消费端。尤其在当前国内消费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也可能会引发上游商家滞销、资金链断裂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刘英表示,面对当前严重的输入型通胀应多措并举,一方面要坚持独立的货币政策,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适度精准调节,通过灵活的汇率机制有效调节,来对冲和抵御输入型通胀压力;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外贸企业,加大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降低贷款利率和融资成本,帮助企业降低贸易风险、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此外,中国制成品对一些发达国家的物价影响非常大,美贸易代表近期也宣布将启动有针对性的关税排除程序,如果能加快中美经贸合作力度,尽快落实关税排除程序,将对双方的进出口企业都有一定利好。”刘英说。

对于外贸企业自身而言,当前面对的压力不言而喻。抱团取暖,避免恶性竞争显得更为重要。尤其对于在国际上有一定竞争力的行业,中国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妥善提高出口价格。还要加大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在原材料、技术、产品、市场上全方位推动创新,力求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同时,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上下游企业生产的协同性,增加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

“当前,行业协会要更加发挥自身功能,加强在国际上的谈判能力,形成统一定价机制,协调中国企业有序竞争、团结合作,从而形成合力,应对外部挑战。”刘英说。